首页新闻热点 勇挑大梁 狠抓落实 杭绍临空示范区:奋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

勇挑大梁 狠抓落实 杭绍临空示范区:奋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

  当钱塘江潮涌拍打杭州湾南岸,绍兴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临空经济的澎湃脉动中重构发展坐标系。2月8日上午,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以下简称:杭绍临空示范区)再次…

  当钱塘江潮涌拍打杭州湾南岸,绍兴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临空经济的澎湃脉动中重构发展坐标系。2月8日上午,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以下简称:杭绍临空示范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浙江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主会场选址在辖区内的浙江星柯光电二期项目现场。

  这一选择,是全省对这片创新热土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而这个总投资310亿元的光电显示项目,不仅刷新了全省重大项目落地速度纪录,更昭示着长三角产业革新进程中“绍兴变量”的崛起。浙江星柯光电二期项目的择地而栖,无疑是对杭绍临空示范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的有力见证。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一个重大项目的启动,都是对“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对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坚定探索。

  杭绍临空示范区何以底气十足?这背后,是深厚的产业积淀与前瞻的战略布局在交相辉映,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引擎在轰鸣不息。

  拼出领先身位:向“新”求质,主攻“芯屏器合”新赛道

  在绍兴柯桥的产业版图上,传统纺织印染产业曾创造了“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奇。而今,当星柯光电的洁净厂房取代纺织车间的隆隆机杼,当光刻机的精密光束取代染缸的翻滚热浪,这片土地正经历着时代巨变,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日日出新,引领一座城市升腾起焕新活力。

  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在于“芯屏器合”的战略定力。自2022年5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以来,杭绍临空示范区以新一代光电信息产业和临空综合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重点梳理光电信息“芯屏器合”细分赛道,即“芯”指芯片,“屏”指新型显示,“器”指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合”指人工智能。“芯屏器合”,每一个关键字直接切题,对应了产业链的关键卡位,从无到有地构建起一个现代化产业矩阵,为当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路径。

  数据印证着这一战略选择的正确性:2024年新签约引进项目24个,总投资52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均为光电信息类新质生产力项目,特别是总投资310亿元的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项目更是成为当年绍兴全市投资体量最大单体项目,实现49天正式签约,100天开工建设。以此,也能看出杭绍临空示范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的解题思路——以战略定力锚定未来赛道,用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生态。

  走进兴华芯半导体无尘车间,光刻机正在纳米尺度上雕刻集成电路的微观世界。兴华芯(绍兴)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振瑞介绍道:“我们仅用12个月就成功制造出首张半导体光罩样片,目前已实现每月产能1350片。”随着公司产能的进一步提升,今后这里有望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光罩基地之一,预计全部达产后可年产半导体光罩3.6万片,实现年销售17亿元、利润5亿元。

  聚焦“国内空白”和关键技术,芯链半导体诞生国内首片国产光罩保护膜,实现国产光罩保护膜产品“零”突破。这类“硬核创新”,在燃腾光电的微纳光学元件、澳威激光的光芯片垂直整合打通全链路中同样清晰可见,成为产业进阶的突围样本。

  不仅如此,杭绍临空示范区还推出内生挖潜力“5100”行动方案,设定了“每年实施内生项目不少于50个、投资不少于100亿元”的目标。踏入昱耀·已来科技园,昔日印染纺织的旧厂房已焕然一新,蝶变为新材料、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新产业高地,成功吸引了燃腾光电、新石器无人车等12个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土地亩均效益实现几何级增长。依托“二次开发”重启新赛道,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激荡着向“新”而行的澎湃动能。

  产业焕新、空间重构之际,新一轮战略布局已拉开帷幕。杭绍临空示范区将创新“置顶”,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改革,围绕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要求,持续推进杭绍临空人才合作创新区建设,大力实施科创平台强基行动,加快集聚浙大、复旦、杭电等创新资源,推动比较优势向决胜势能的能级跃迁,也为临空经济锻造了穿透未来的硬核支撑。

  拼出“临空优服”:以“效”为先,争当企业发展首选地

  春节假期刚过,杭绍临空示范区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精准施策,多措并举,迅速吹响复工复产的集结号,“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

  在星柯光电二期项目现场,“当日拿地、当日开工”的审批速度,是地方政府效能革命的一个缩影。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实则是“开工一件事”改革的必然结果——通过将14个审批环节压缩为“并联快审”,政府部门用自身的“流程革命”换取企业的“时间红利”。其中更是蕴藏着杭绍临空示范区的“三重”创新机制:其一是“前导式服务”,在土地挂牌阶段即预审规划方案,将传统串联审批变为同步推进;其二是“容缺受理”,用信用承诺替代要件审查,破解“材料旅行”困局;其三是“项目管家”,每个重大项目配备专属服务团队,实现从招商洽谈到投产达效的全周期护航。

  星柯光电二期项目工程负责人杨胜泉对此深有感触:“到其他地方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效率。现在科技型企业产品的更新迭代也很快,你进入市场越快,就能更快地抢占先机。”

  去年正式启用的杭绍临空示范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更是一个政府增值化改革的集大成者。这是绍兴市首个平台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涉及投资服务、要素保障、人才科创、金融投创等多个领域的服务细则,将原先分散的涉企事项和资源进行了“一站式集成”,贯穿企业从接洽研判到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

  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获得感,该企服中心还设置“1+5”服务板块,在企业诉求办理时限上按“1、2、3”明确办理时间节点,对疑难问题和投诉类问题按照100%的比例进行回访……一个个精细谋划的服务内容,亦能窥见为企服务“新生态”的含金量。

  在杭绍临空示范区,赢得企业的不只是速度和温度,还有赋能的深度与广度。

  资本要素配置方面的创新实践,就是“关键一招”。以专注光通信行业的“澳威激光”为例,在其项目落地过程中,杭绍临空示范区不仅提供了“陪跑式”政务服务,同时还提供了“民营资本+产业基金”的融资组合拳。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融资模式,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

  在长三角营商环境比拼进入“纳米级”竞争的今天,杭绍临空示范区深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服务未来。为此,杭绍临空示范区继续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坚持重大项目“一项目一专班”,常态化召开项目落地及开发建设工作例会,聚焦签约落地、开工促建、投产问效三大关键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一企一账”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问题协调、服务督导,让营商环境更加可感可知,全力打响“临空优服”品牌,让服务效能的“软实力”成为决胜关键。

  拼出能级优势:

  多“维”共振,打造产城人文融合新样板

  培育产业新业态,城市能级是根基、人口集聚是支撑。在“新春第一会”上,绍兴明确提出将“做实以城聚富基础桩、做强以人创富动力源”。眼下的杭绍临空示范区,亦是涌动着城市能级质变跃迁的早春活力。

  在柯桥区群贤路西延萧山南秀路工程现场,塔吊机挥舞“长臂”紧张作业,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直以来,群贤路向西至104南复线是一条“断头路”。工程建成后,这将成为柯桥区通往杭州的重要通道之一,进一步强化两地产业经济互联协同。随着路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加上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与杭州地铁无缝衔接,50分钟即可到达杭州主城区。作为最靠近杭州的市外组团,杭绍临空示范区更加凸显了“不在杭州,胜在杭州”的区位优势。

  交通动脉的延伸,往往丈量着城市格局的进化尺度。当总投资110亿元的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先行项目已全面启动,在杭绍临空示范区破土动工,一场立体交通革命正重构着城市发展的经纬坐标。据悉,这也是浙江省唯一“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示范性综合项目,恰似为城市肌体植入“立体骨架”,建成后向东可实现海铁联运集运出海至宁波舟山港,向西可搭载中欧(义新欧)班列入内通欧,向北可衔接萧山机场空运出港,进一步加速重塑长三角物流版图。同时犹如强大的磁场,牵引着高端要素沿交通轴线梯度布局,撬动了产城人文融合的有机更新。当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澎湃激荡,一座城市的生长边界已不再受限于地理经纬,而是向着更辽阔的经济疆域不断延伸。

  与此同时,“杭绍光电谷、临空智创城”这一蓝图,其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精髓,就藏在“诗意栖居”与“硬核创新”的共生逻辑里。在杭绍临空示范区,浓郁的人文底色正在悄然酝酿、精细描画,勾勒出近悦远来的美好生活画卷。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在此刻达到新的共振频率。杭绍临空示范区的优质生态正在源源不断释放强引力,譬如,实施人才引育“优创”计划,迭代“创十二条”人才政策,做优人才增值服务;借力“光电信息”人才大赛,持续吸引高估值人才项目和高层次人才落户,让人才奔竞成为产业脉动的活力、城市更新的变量,奏响“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时代序曲。

  杭绍临空示范区的三年蝶变,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层逻辑:产业进阶需要“硬科技”,更需要“软环境”与“暖生态”。当“芯屏器合”的产业雄心遇见“有求必应”的服务精神,当“四位一体”的交通动脉激活“诗画江南”的文化基因,这片土地正从融杭接沪的“桥头堡”,跃升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心有所向,何惧路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杭绍临空示范区“三年出形象”的检验之年。

  “新的一年,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市‘六干争先促共富’作风建设大会和全区干部大会精神,勇挑大梁、狠抓落实,围绕‘135’工作思路,奋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杭绍光电谷、临空智创城’,坚定扛起大平台大担当,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更多临空力量,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添能助力。”杭绍临空示范区绍兴片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新质生产力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xzicn.com/news/rd/2359.html
上一篇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明确2025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龘龘

作者: 龘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1688011@qq.com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5168801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2:30,节假日无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