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港区通过国家口岸开放验收;温岭松门镇礁山渔港小镇核心区改造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实现出口增速26.9%……这是松门镇上半年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大海和港口是松门镇发展最大的优势和倚仗。风从海上来,松门正乘风而起。
今年,松门镇深化“两城两湖”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坚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以“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坚定决心和非凡勇气,向湖向海向未来,加快建成现代化滨海新城。
临港产业浪潮奔涌
4月16日中午,“恩格拉西奥1轮”满载数万吨波纹管从龙门港出发,直航菲律宾。这是龙门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后的首航。
2月底,龙门港口岸正式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这次口岸扩大开放,涉及龙门港区周边水陆域开放范围约280平方公里,开放岸线长268米,共开放2个泊位,最高可减载靠泊5000吨级船舶,从海域端开通本土企业原料及货品新的物流大通道。
最先受益的,是出口船舶企业和远洋渔轮。“以前温岭造的船出口,要开到台州港海门港区办理手续,现在可以直接从龙门港下水,极大节省了成本。就单这样一艘船,能省下数万元。”“恩格拉西奥1轮”业主方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副总经理赵海说。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出海的速度就是生命力。温岭有进出口企业1280多家,但去年从龙门港通过内支线运输至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数量还不到8%。“原因在于龙门港区作为非开放港口,在‘启运港’设置、提还箱点建设等方面对于国际船公司没有吸引力,导致拼箱货物目前只能通过陆路运至宁波港。”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军介绍,口岸开放后,能促进国际资源在温岭直接进口,有利于打开国际消费市场。
龙门港犹如一个支点,将撬动温岭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临港工业开发提速,建设如火如荼:“一港三区”开发已整备临港产业空间1500亩,是现有龙门港区面积的20倍;白岩山作业区成功争取戴帽土地指标600余亩,并完成海域使用权出让;横门山作业区锚定集装箱支线和金属工贸物流方向有序推进;龙胆屿作业区同步挺近项目前期与招商……
“从地理位置看,龙门港区紧贴东部新区和东南工业区、上马工业区三个产业腹地,将为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提供最具活力的基础平台。”松门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叶文龙说。
渔港经济勇立潮头
礁山渔港是温岭最好的天然避风良港,也是全市2000多艘渔船最主要的渔需物资补给和水产品装卸交易基地。如今,这里少了船桅往来的繁忙,由春而秋,建设的机械声热烈而激昂。
老渔港在蜕变。整个区块自去年完成征迁后,破旧的码头与厂房都已拆除完毕,投资超30亿元的礁山渔港小镇核心区改造工程项目全面开工,桩基工程进度过半,码头工程和配套道路工程加速施工,“国际港、不夜城”呼之欲出。
未来,这里是“滨海新城”向海图强的重要枢纽,将打造集“渔、海、贸、旅、工、创”六港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这是松门向海图强的关键一步。近年来,松门镇强化顶层设计,以《温岭市滨海新城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规划》为指引,完成空间、产业、港口、交通、旅游5大专项规划,形成滨海新城“1+5+N”一体化规划体系。出台《滨海新城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组建海城集团国有平台,推动职能配置更优化、运行管理更高效,全面开启“一港三区”开发热潮,有力回应台州市“打造世界知名现代海洋城市、全球一流临港产业带”和浙江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
传统产业在转型,松门突出临港经济特色,做足“一条鱼”产业文章。搭建水产品交易数智平台,以数据要素赋能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渔港经济挺近深蓝。
滨海旅游奋楫扬帆
坐拥万叠青山,面朝浩渺大海,松门镇自北向南有水桶岙、大坑沙、山海之韵、洞下沙滩等多个景点,海潮、海港、石屋、沙滩串珠成链,风光无限。上半年,松门滨海旅游接待游客约42万人次,营收额约1058万元。
不局限一地一域,着眼整个黄金海岸线,将框架拉得更大,未来,松门将与石塘民宿、曙光湾度假区全面接轨,共同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不停留于想象,松门在实践在行动在奋进,“向阳乌岩”项目已完成47.67亩土地征收,拆除老屋146间,拟定规划设计方案,7艘休闲渔船将启动运营。聚焦高端商务时尚地标,大坑沙艺术村、水桶岙国际度假区相关项目稳步推进。上半年,2024年黄金海岸跑山赛规模达4588人,赛事累计播放量近1000万,浙东南旅游目的地火热出圈。
曾是弱项的交通一环也在补齐,全域互联互通正在推进,松门完成太龙快速路(松门段)、龙门大道西延线、外东环线、台州一号公路政策处理,市域15分钟交通圈、新城10分钟通勤圈加快构建。
向湖向海向未来,新港新城新梦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松门正奋起一跃,让梦想照进现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