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空,正全速迈向全国航空产业新高地。
4月9日,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聚焦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总投资约5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最大、华东地区主要的国际化、智慧型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填补浙江省内航空高附加值产业空白。
重大项目是杭州临空打造产业制高点的关键。2025年,是杭州临空“三年扬势见成效”之年。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杭州临空将全面推动“广域招商”向“链式选商”转进,“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型,“协同发展”向“一体发展”转变,打造成为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和杭州“两廊联进”的重要增长极,开创杭州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临空模式,奋力跻身全国临空经济示范区第一方阵。
重大项目牵引
打通“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筋骨节点
拥有9个民航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超8000万人次的浙江,有了自己的飞机维修厂。
2024年6月27日,浙江召开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动员部署会。会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与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签署了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结合产业延伸开展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公务机维修服务及配套培训、创新,建成后将成为浙江最大、华东地区主要的航空维修基地。
这意味着,浙江航空产业迈向了价值链中高端。
此前在浙江,航空维修产业一直是空白。“与汽车类似,飞机对于专业的维修服务同样需求巨大。”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机场无论是旅客吞吐量还是货邮吞吐量,均位列全国前五位。春运期间,在萧山国际机场,每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然而,这些飞机的维修问题,往往要在上海甚至北京、广州、厦门等地进行处理。
4月9日,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正式开工,要打通浙江民航强省建设的筋骨节点。飞机发动机维修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是航空维修产业的核心部分。作为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浙江省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长龙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将填补浙江省内航空高附加值产业空白,进一步带动航空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浙江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杭州临空将以‘项目为王、落地为先、投产为要’的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临空将以项目招引和项目培育为双抓手,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持续完善“3大园区载体+5大主导产业+5张产业链图谱+5张链主企业招引清单+X产业配套清单”的招商工作体系,突出链式招商、国企招商、会展招商、基金招商和场景招商,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产业集群,以杭州临空的争先进位,拼抢出杭州乃至浙江的发展身位。
建设产业集群
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制高点
临空,是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承载区。“航空大都市之父”约翰·卡萨达认为,20世纪是城市打造机场的世纪,21世纪是机场打造城市的世纪。浙江提出要“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也印证了临空经济的战略重要性。
今年,是杭州临空“三年扬势见成效”之年。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今天的临空有底气承接更多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项目落地,以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制高点。
由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综合保税和数贸港拱卫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一园区、一办公室、一运营团队、一基金”的运营体系,构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服务”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实体化运作,为杭州临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供了载体。
日前,全球检验医学及输血仪器试剂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专业展会之一——实验医学·体外诊断盛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幕。其背后,折射出杭州临空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的坚持。近年来,杭州临空规划了8.9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园,重点聚焦创新药/CDMO、“高轻新”型医疗器械和合成生物三大细分赛道,积极构建“药+医+器”三位一体全产业链。目前,2.5平方公里核心区块已全面开发,累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7个,总投资约166亿元。
此外,在杭州临空,智能制造园规划面积约15.5平方公里,重点聚焦精密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细分赛道,以宽能项目为链主,瞄准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综合保税园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重点聚焦航空服务、会展商务、数字贸易等临空特色服务业,2024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253亿元,同比增长18.3%。全球数贸创新港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以数贸博览为核,规划建设数贸服务港、数创总部园和数潮文创谷。
建设高能级产业集群,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制高点,杭州临空时已至、势已成。
两年里,杭州临空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9个,签约总投资达537亿元,累计落地项目达53个。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杭州临空已集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百家,清华大学—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等科创载体正在加快培育,为区域内产业集群赋予了更加浓厚的创新色彩。
产城融合发展
塑造一流营商环境与区域城市形象
当然,对于杭州临空而言,三年扬势并不仅仅是在产业发展上。杭州临空更加注重城市质量提升和功能完善,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区域城市形象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杭州临空以更扁平化的管理机制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杭州临空积极构建“1+2+3+N”的企业服务生态体系,即为企服务中心“1个统筹部门”,项目审批清单和企业问题清单“2张问题清单”,管委会、区级部门、属地镇街场“3级部门联动”,以及N个服务驿站,创造安企护企助企暖心环境。同时,全面推行项目审批“见章盖章”模式,畅通项目审批现场服务办、绿色通道办和一窗受理办,确保项目推进无障碍、无阻力,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进一步擦亮“投资临空”金名片。
走进位于杭州临空区域的瓜沥、南阳、靖江、红山农场,连片产业区域规划有序,航线、快速路、地铁交错纵横,综合体、写字楼分布其中。
全面提升区域内城市形象,杭州临空围绕国际机场强枢纽,今年将全力支持机场第三跑道建设,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28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园。以开放门户为牵引,积极推进“保税+跨境+自贸”改革,力争全年新增改革试点8个,今年争取成功申建空港综合保税区,同步加快保税综合体建设。
抢抓会展机遇强配套。杭州临空将加快大会展中心周边配套,特别是五星级酒店项目开工建设。今年办展面积超140万平方米,加快展会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依托全球数贸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数贸创新港。
提升城市能级强功能。在杭州临空,由启动区先行,嵌入式建设学校、医院、高端商业综合体,加快道路、电网、排污等市政配套。今年,杭州临空定下目标,新开工道路工程13.8公里、安置房项目3个,改建学校2个、医院2个,进一步完善电力污水供水等市政配套,加快推进坎山、永盛路TOD建设。
可以期待,在扬势之年,杭州临空将以一流的产业高地、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城市能级,打造“世界级开放门户”。
评论列表()